zui近,楼市政策下一步将如何优化成为焦点,不少城市已经出招。其中,“认房不认贷”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落地备受关注,许多购房者也在期待。
01
存量房贷利率下调“势在必行”
多家银行集体表态!
招行
下调是势在必行,已制订相应预案
招行行长助理彭家文近日在该行中期业绩交流会上表示:“从央行的发声来看,从‘鼓励和支持’直接变成了‘指导’,我判断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也是势在必行,是大概率事件。目前来看我们已经制订了相应的预案。我们总体分了三种情景来测算:乐观情景、中性情景和不利情景。从测算的结果来看总体还是可控的,应该还在我们的掌握之中。”
他同时表示,还没有zui终的方案,主要考虑是现在有很多因素需要兼顾好。比如如何兼顾好因城施策的问题,在因城施策的同时又怎么考虑好公平性的问题,还有银行系统能不能支持的问题。这些都特别复杂,各个城市、各个分行不一样,很多客户的情况不一样,都要考虑到。总体来看招行会在央行的指导下按照市场化、法治化的原则稳妥地推进实施。
“当然不要一味地看到负面的影响,我个人判断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也有其正面的影响:
第 一,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背景是因为提前还贷的量比较大。随着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,整个住房贷款提前还贷的因素会有一定程度的消化,反过来会带来房贷量的增长。
第二,随着存量房贷利率下调,一定程度上会增强我们客户的黏度,会让我们对客户的经营进一步加深从而对零售业务的增长有利。因此,我们不能光看对短期财务的不利影响,长期来看也有其有利的一面,接下来我们会稳妥实施。”
农行
将抓紧制定细则
8月29日,农行召开中期业绩发布会,农行副行长林立在回应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一事时表示,在有关政策方案明确后,我们将抓紧制订具体的操作细则,会尽快完善好合同文本的准备,做好系统衔接。
中信银行
将结合同业执行尺度以及市场变化情况
积极落实监管要求
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在该行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则表示,密切关注监管导向和市场的动向,也对该行行内业务情况进行及时梳理和分析,对可能发生的业务调整,已经做好了预案。后续,中信银行将结合同业执行尺度以及市场变化情况,积极落实监管要求,履行社会责任,兼顾好业务发展与客户经营的平衡。
他表示,实际操作需要考虑对客政策的一致性,也要考虑各区域的差异性以及利率调整力度等诸多因素。比如说,从客户角度看,各银行按照相当的标准执行, 更有利于提高公平性,也有利于降低客户舆情,但是从区域情况来看, 历史上地产政策是“因城施策”的,各地区按揭贷款利率差异比较大,存量利率调整确实比较难实行“一刀切”的管理政策。
“再比如,从调整力度来看,也需要兼顾银行实际承受能力,按照一些主流券商研究机构估算,按揭利率每调降10BPs,对全行业净息差影响大概是0.9-1个BP。中信银行目前按揭贷款规模大概是9500亿元,其中存量利率高于新发生利率的占到6000亿元,这部分按揭每降低10BPs,将会影响到贷款收益大概是6个亿,影响净息差0.8BPs,和行业整体的0.9-1BPs 相比还是相对有一点优势,保持谨慎乐观。”谢志斌表示。
建行
总体上会对银行的净息差带来一定下行压力
建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在该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,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确实将对银行后续的净息差水平产生一定影响。由于监管部门具体的指导方案还没有出台,各家银行还在保持积极沟通,现在测算有一定难度,但总体上会对银行的净息差带来一定下行压力。
“刚刚公布的人民银行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有一段表述,‘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、防范金融风险,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。’这个表述说明,商业银行保持一定的利润和净息差水平,有助于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政策导向是希望商业银行的净息差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态势。”生柳荣表示。
02
一线城市官宣:“认房不认贷”
除了存量房贷利率调整,“认房不用认贷”也备受关注。
8月25日,住房城乡建设部、中国人民银行、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》,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“认房不用认贷”政策措施。该文件明确,“认房不认贷”政策作为政策工具,纳入“一城一策”工具箱,供城市自主选用。也就是说,具体是否实施,将由各城市自行决定。
而在今 天(8月30日),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《关于优化我市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》,其中提到,居民家庭(包括借款人、配偶及未成年子女)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,家庭成员在当地名下无成套住房的,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,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。
在今 日广州正式执行首套房“认房不认贷”之前,在广东地区,主要是广州和深圳实行“认房又认贷”政策。
此前网传深圳地区将直接执行“认房不认贷”政策,但可能不会发文。
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整理,目前北京、上海、深圳几个一线城市及厦门、成都、合肥等约20个热点城市还在实行“认房又认贷”的政策。
自2022年10月1日起,广东惠州、东莞、中山、珠海、佛山等12个城市已经实行首套和二套商品住房“认房不认贷”,家庭买第二套普通住房,利率和首付均按首套执行。
业内分析人士表示,实行“认房不认贷”,可有效降低二套房的支出成本,唤醒更多住房改善性需求、置换需求,继而推动市场活跃度。
图/上一轮商业银行调整存量房贷相关政策演变
一般来说,“认房不认贷”是指商业银行在确定贷款比例时,只按照家庭名下是否有房来认定,不管购房家庭是否有住房贷款记录。
贝壳研究院认为,“认房不认贷”的落地可以降低换房成本,加快改善性需求的释放。一方面,使刚需和改善群体循环起来,改善性群体将原有住房挂牌出售,增加刚需房源供给,满足刚需入市需求,实现刚需和改善群体的良性循环。另一方面,改善性群体卖掉二手房后购买新房,促进二手房、新房的良性循环。进而新房市场销售改善,房企回款加快,*终实现房地产市场和行业的良性循环。
02
市场反应如何
在很多有争议的问题上,“一刀切”是zui直接的做法,但这可能并不适用于存量房贷利率调整。
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记者表示,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不能简单的“一刀切”。基于购房时间、购房地点的不同,存量房贷合同的条款也有较大的区别,需要制定差异化的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方案,延续“因城施策”的政策思路,但在实践中也容易带来套利空间。此外,一二线城市之间如何调节,新老贷款之间如何调节,都需要各家银行基于实际情况详细讨论、妥善处理。
有多家银行在回应此问题的时候提及“因城施策”。
“比如说如何兼顾好因城施策的问题,在因城施策的同时又怎么考虑好公平性的问题,还有银行系统能不能支持的问题。”招行行助彭家文称。
彭家文表示,这些都特别复杂,各个城市、各个分行不一样,很多客户的情况不一样,都要考虑到。总体来看招行会在央行的指导下按照市场化、法制化的原则稳妥地推进实施。
不管是“认房不认贷”还是存量房贷利率调整,核心一二线城市的楼市新政细则有望陆续落地。
有业内人士表示,“金九银十”即将来临,房企应抓住有利时机,做好营销**,实现地产销售的有效恢复,改善现金流。